对于欧美人来说,面包简直是日常必须,如同我们的米饭面食一样重要。
所以美国人和俄罗斯人完全没有理由不在太空中继续食用面包或者三明治。
可惜事与愿违,结果是,美俄两国都放弃了面包。可以想象他们在太空放弃面包是一件多么无比痛苦的事。
作为地面的工作人员自然无所谓,但宇航员却不甘心,毕竟是从小到大的每一天的食物记忆。
早在1965年,美国宇航员约翰·扬乘坐双子星3号失重飞行时,就偷偷地带了一份咸牛肉三明治(他们肯定心想这至少不是完全的面包呀)...这个事件非常出名,后果就是美国宇航局管理层对他的行为大为恼火,甚至引发了国会听证会。
约翰·扬和飞行指挥官维吉尔最后也认识了一点,即使是三明治,这都是一次失败的实验:黑麦面包屑漂浮在舱内,对于太空舱来说,一个小三明治产生的面包屑似乎都是巨量的。简直就是灾难现场。
后来,美国和苏联都曾想出各种办法尝试制作适合太空的面包,但难吃得要死,而且不受欢迎。
说到这里,你也能看出地面和太空的差别了。
在地球上,碎屑会掉下来,因此很容易被清除。
但在微重力作用下,碎屑会四处漂浮,然后漂浮,漂浮,漂浮...小颗粒的面包屑会浮在你的脸上头上,也很有可能漂浮进空气过滤器中并堵塞它们。更糟糕的是,如果不对进气口进行过滤,它们会掉在面板后面并腐烂。
漂浮在整个舱内的面包屑不仅让人讨厌,最坏的情况则是带来危险。所以你也明白NASA管理层为什么那么火大了。另外还有一点,面包在太空很难稳定保存,也很难保持可口。
转机来到了1985年。
1985年,第一位墨西哥宇航员,科学家兼工程师Rodolfo Neri Vela乘坐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飞行。墨西哥人能进入太空,是因为这是这项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旨在使更多来自美国盟国的宇航员飞行,并使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显得更“国际化”。
作为该计划的协议内容组成部分,国际宇航员将被允许把自己国家的食物带到飞机上,就Vela博士而言,当然包括墨西哥玉米饼。
这次出现了大为不同的结果。
然后玉米饼迅速成为了如今太空菜单上的主要食物。
同样的道理,花生酱在自由降落方面的优点也非常明显。它美味,保质,营养丰富,黏在一起不分散。
而且,本来在地面上老外就经常将花生酱和玉米饼搭配在一起吃。
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甚至感叹,除了切片面包,玉米饼真的是最伟大的发明。而且得克萨斯州的美国人,食用的玉米饼差不多和面包一样多。
综合下来,基于下面这些主要原因,玉米饼最终成为了宇航员更好的选择。
碎屑
与面包不同,玉米饼不会产生面包屑。碎屑在太空中很烦人,它们不会粘到你的衣服上,但是,会漂浮在太空舱,并可能会漂进入你的眼睛。
保存时间久
太空中使用的玉米饼经过精心制作后,正确存放,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内依然可食用和保持美味。
稳定
玉米饼既坚固又容易用一只手捏着吃。而且将玉米饼包裹在其他配料上很容易,无论是牛肉,鸡肉,炒鸡蛋还是花生酱。
玉米饼不像普通面包那样是片状蓬松且易散落,花生酱会粘在东西上,而不是自己到处漂浮。
最后,只能恭喜老美还是找到了完美的地球饮食替代品。
说到这里,不得不期待下我们的大中华美食,将来也能伴随我们的空间站,稳定成为我们的宇航员太空日常饮食菜单。
烤肉串、肉夹馍、羊肉泡馍,豌豆杂酱面,川菜、火锅、冒菜、凉粉、串串,饺子,手抓饭,刀削面,焖面...哎,太多了,数不过来。
你觉得哪样中华美食能进入太空成为日常三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