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生网 - 花生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G.biz | 商业搜索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信息来源:sssooo.com   时间: 2021-02-18  浏览次数:15

农家少闲月

暑假人倍忙

八月间

正是余江农村拔花生之时

说花生,咱们不能不提到余江刘家站

好汉一提当年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家站以场农科所选育的“赣花一号”、“赣花五号”两个优良品种在全省推广为契机,建立华东地区花生交易市场,年销售花生良种、花生果、花生仁4千多万公斤,产值近2亿,特别是每年的八、九月份交易高峰期,每天都有全国各地客商进出市场。

进入2010年后,播种面积逐年减少。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余江有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因此花生种植十分普及。

花生,其实是“长生果”的简称。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多吃延年益寿。

小时候爷爷给小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这么一家子,一个孩子突然间患病了,不吃饭,看遍所有医生,都诊断不出什么病症。

然而说来也怪,虽然这孩子不吃饭,却依然精神饱满,脸色红润,反而要比她吃饭之前的样子还要健康水灵。

直至来年要种花生的时候,这家人才发现他们储藏的满满的一囤仓花生所剩无几,原来都被这孩子偷吃了!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花生好吃,但长在地里的它们却一点都不显可爱。半枯半绿的花生藤蔓跟杂草纵横交错,虫子在其中滋长,拔起来费劲不少,且要忍受虫蚊咬啮之苦。

烈日当空,汗如雨下,碎屑飞虫混杂着,痒不可当,其中滋味难以言喻。

白居易的一首《观刈麦》有一句: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形容贴切,设身处地更是让人动容。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这个拔花生神器神器真是好

有了这神器? ?农民再也不用那么辛苦

可惜这神器适合北方的沙质土壤

刘家站十多年前就试过这类神器

因为余江土质的原因

机器开过去? ?苗拔了

花生还在土里

更费时费力? ?只好放弃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花生是拔下来了? ??运回家

动手把花生一粒粒摘下来

这步工序虽然容易

但最费时了

我们围坐在大木桶边上

手拿一把一把的花生在通边上摔打

随着一下一下的摔打节奏

花生就集中在木桶里了

不过现在有人是这样摘的

刘家站礼隆村的徐师傅摘花生时另辟蹊径。他把自行车倒放在地,轮子悬空,一手摇车轮一首拿花生苗,花生随着车轮的转动很轻易就脱离了枝苗。徐师傅用自制神器摘花生,省时又省力。一堆花生苗平时需要花两小时才能摘完,现在只要20分钟就够啦,徐师傅真是大开脑洞了。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自行车除了用来踩还能这样用,实在高

还有一位师傅在自家门口用两轮摩托车的后轮摘花生,用一只木椅,在发动机处垫着,将摩托车架起,让其前轮着地,后轮距离地面10多厘米。

然后启动摩托车,后轮空转,他双手握住花生丛,将结花生果穗串靠近后轮钢圈线,随着后轮快速转动而翻转花生丛,花生果很快脱落。

相比手摘花生,劳动效率极高,不过小编提醒下,这种操作还是不要随便盲目跟风。

单车轮摘花生!这位余江农民太聪明了!去看看究竟

小编记得小学时的一篇课文里,著名作家许地山的一句话: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这段文告诉我们做事要踏实,不能光看表面。默默付出,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花生作为吉祥喜庆的象征,是传统婚礼中必不可少的“利市果”,象征着爱情的完美,寓意儿孙满堂,预示两个相爱的人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

玲珑精致、妙趣横生的花生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体现出传统生活中的雅趣,也预示着果实累累,事业成功。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花生网证实,仅供您参考